Literally Programming 我只寫我不確定的事

《性愛自修室》: 但願你我曾擁有的青春自修課

《性愛自修室》一開始是被我忽略的,一方面是我不太喜歡影集,因為許多影集跟電影比起來資訊密度低、形式也較簡略,一方面是以為它是單純的喜劇。但看了後發現「喜劇」的分類實在是有點誤導,除了性方面的描寫有點浮誇外,《性愛自修室》其實是對青少年心理很細膩的描繪,或是說一種呼喚。若要說還有什麼元素使它看起來很超現實而有喜劇效果,我認為是時代錯置的心理狀態,以及略顯超齡(對我們這些住在教育文化水準低落的國家的人來說應該是超齡很多)的心智成熟度。從各種線索來看我猜想《性愛自修室》是一種創作者的自我耽溺,藉由幽默的語調訴說大人們不曾活過的、希望活過的青春。從這個角度看,整部劇輕鬆的基調上多了一點惆悵。我不是英國的高中生,但就算是與現代的英國高中相比,應該也鮮少有人會認為《性愛自修室》的描繪很「寫實」,我想從這種超現實闡述我覺得它如何創造出吸引人的氛圍。

《性愛自修室》的背景是哪個年代?從制度跟科技(如 Otis 媽媽拿的 12 吋 Macbook)看起來整齣劇並沒有掩飾它的現代背景,這就更顯得劇中人物的不合時宜:先看主角 Otis,他是個會用黑膠唱片機的 16 歲高中生,另外他還有一台比較常出現的復古音響,雖然可能只是造型復古,但都與我們熟悉的數位播放媒介相去甚遠。

我們也知道他會聽的音樂也都很「有個性」,例如第一季第八集中與媽媽吵架時他放的是 80 年代 The Cure 樂團的經典歌曲〈Boys Don’t Cry〉,第三季第三集中 Ola 用 Otis 的黑膠唱片機在聽他收藏的 Titanic 樂團 1973 年的專輯《Eagle Rock》。種種跡象都顯示出,Otis 以一個高中生來說是很有「品味」的。他的同學們也不惶多讓,第一季第七集中學校樂團唱的歌〈Origin of Love〉,來自 2001 年的小眾酷兒電影《搖滾芭比》,我高中的樂團大概只會表演 Bon Jovi,實在很難想像整座高中的高中生都能這麼有(次)文化涵養。

劇中學生們都有智慧型手機,但它們唯一的功用似乎是傳訊息,沒有人沉迷網路、沒有網路霸凌、沒有 YouTube 與 Facebook,甚至沒有網紅或網路色情的議題、每個人都很活在當下。這與多數人的高中生活大概很有落差。這種描繪很刻意地留下數位科技好的部分、淡化社群媒體與新聞帶來的煩躁與焦慮。少了 21 世紀標誌性的生活方式與其帶來的問題,更強化了其背景不在現代的錯覺。

整部劇的配樂也廣泛使用 80/90 年代的老歌,如 The Psychedelic Furs、Talking Heads、The Smiths、T-Rex、The Velvet Underground、Blur 等經典樂團都有不低的存在感,這些老歌都出現在對劇情感受影響深刻的地方(如〈Pale Blue Eyes〉與〈Tender〉都出現在劇情有關鍵轉折的片尾),對塑造懷舊氛圍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我想這是對那個年代有感情的人的呼喚,老歌是熟悉的、在記憶中是去蕪存菁的;讓人緬懷過去時只記得美好的部分,不美好處也成了點綴。這些曲有個共通點,就是它們雖然經典但不太能算是很大眾,起碼不是任何年代的人都認得(也為劇中所用的 a-ha 的〈Take on Me〉,或 Queen 的〈Under Pressure〉可能就算是有名到超越時代的歌曲),幾乎是在對認出來的人說:「你看,這根本就是你!」

創作者們也不諱言地承認整齣劇刻意營造出 80/90 年代的氛圍,因為那是他們與觀眾從小熟悉的影視作品的背景。得以看出這齣劇的目標受眾是二十到四十歲的成年人、是離高中生活稍微遙遠但又記憶鮮明的年紀。看到劇中與自己的過往有所共鳴時我們會發出會心一笑,誇飾之處則時而引人發噱、時而發人深省、感嘆或悔恨。

超現實感也不只基於年代的錯亂,在《性愛自修室》中,感情總是能被誠實表達、風雲人物與邊緣人能自在相處、霸凌總能和平解決。每一個令人熟悉的青春危機,都在自我反省與互相理解中被化解,不禁令人尋思在真實世界中,多的是其中一個沒被及時治療的小傷口,留下一輩子的傷疤。

綜合以上幾點,我想是創作者把自己希望有的樣子放進了劇中。我們被懷舊的氛圍感召、意識到劇中自己也經歷過的青春煩惱、用幽默的角度看待他們的處境、最後笑中帶淚地看到一切完美收尾。劇中人物的超齡反映的是我們希望自己當年也有這樣的心智,希望年輕就有對音樂的好品味、也希望面對他人時有現在的成熟。正值令人困惑的青春,與朋友、情人、陌生人、家人陷入爭執、尷尬、窘迫、為各種關係感到不知所措時,要是我們都能誠實說出口自己的感受,甚至更好地,彼此都願意傾聽、願意理解、願意原諒—像是總有個諮商師在旁,那現在的我們也許會不太一樣。

Tags: 影集, 賞析